close

 DSC_0825.jpg

拍攝地點: 援中港濕地

岩鷺:63公分,羽色有黑色型與白色型兩種,外型及大小類似小白鷺,但腳及趾為黃綠色,嘴為灰褐色。

平時皆活動於海岸之岩礁地帶,甚少進入內陸地區。

為澎湖地區普遍之留鳥,各地皆可見到,繁殖於少數無人離島上。

羽色相當特殊,遠看一身黑,想要拍出原始色澤。這隻岩鷺離岸相當近,很好拍。

 

DSC_0831.jpg

 

 

DSC_0891.JPG

 

 

DSC_0957.JPG

 

 

DSC_0959.JPG

 

 

DSC_1031.jpg

 

抓魚有點不太熟悉,猜測是幼鳥。抓到的都是小魚~

DSC_1042.jpg

 

黃尾鴝:體長15公分,雄鳥頭頂至後頸銀灰色,臉、腮、喉尾羽黑色,胸、腹、腰、尾下覆羽醒目耀眼之澄黃色,翼亦有白斑。

出現於平地至中海拔1500公尺左右稀疏林間或空曠地帶。常單獨行動,喜停棲開闊地的突出物,枝頭瞭望,常不斷擺尾或追捕昆蟲,為台灣不普遍的冬候鳥。

在高雄都會公園/中寮山北極殿附近都有見過其蹤影。

 DSC_0675.JPG

 

 

DSC_0697.JPG

 

 

DSC_0801.JPG

 

 

DSC_0800.JPG

 

 

野鴝:

野鴝平時多在平地至低海拔的灌木叢中,或濃密的芒草地附近活動。由於牠們生性害羞,不會輕易出現在眾人面前,因此儘管在野外的數量和分佈上還算普遍,平時卻甚少露出行跡,常常只能偶爾瞥見牠們一閃而逝的身影。在每年秋天至第二年春天之間,我們偶爾可以在城市邊緣的草叢中,或是鄉村野地的農田裡,看到這種全身穿著褐色大衣、喉部掛著一條鮮紅色領巾,還長著一對白眉毛以及兩撇白鬍子的鳥。由於牠們身上的體色相當簡單,頭部的顏色對比也十分明顯,因此很容易辨認。牠們就是每年這個時候才會從北方飛到台灣來渡冬的野鴝。只有在春天來臨,接近繁殖季時,牠們會出現在比較突出的枝頭上鳴叫,這時才比較容易發現牠們的存在。

 

DSC_0793.JPGDSC_0820.JPG

 

 

DSC_0822.JPG  

 

 

DSC_078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